文章來源:
縫制網 發布時間:2013年09月11日 15:12:56
產業轉移是發達地區的企業順應區域比較優勢的變化,通過跨區域直接投資,把部分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區域,從而在產業空間分布上表現出由發達區域向發展中區域轉移的現象。
作為中國制造業轉移的先鋒主力,近年來,紡織服裝行業的產業轉移已成為全社會重點關注的對象。
服裝產業轉移新動向
文/中服協
近年來,受國際經濟下滑的影響,特別是伴隨著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生態環境約束,資源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受到制約,我國的服裝產業正悄然進行著新的變局。在我國服裝產業主要集聚的東南沿海地區,服裝產業向東南亞和國內中西部梯度轉移的步伐明顯加快。
轉移已是大勢所趨
2012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全國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的“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結構性轉移及其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的專題調研顯示,從我國紡織服裝產業靜態布局結構看,東部地區仍是紡織服裝產業的絕對主力,而從動態布局結構看,中西部地區對行業發展的貢獻度仍在不斷提升。在其調研的企業中,轉出地 38.46% 的企業已經有過遷移行為,而另外 30.77% 的企業則有將來遷移的打算,這說明轉移已經是東南沿海地區企業的普遍選擇。
來自中國服裝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盡管東部沿海五省(山東省、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的產能仍然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但是中西部地區各省均保持了較快增長,增速均超過了東部沿海各省。江西省、安徽省、河南省、遼寧省、陜西省、山西省的年增幅均超過了20%。湖北省、四川省、重慶市的年增幅均超過了50%。即便是原來的服裝行業欠發達省份也有突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