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縫制網 發布時間:2011年06月20日 23:39:26
盡管工資不斷上揚,許多服裝工廠仍然面臨人手短缺問題。再加上持續通脹的預期、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等諸多壓力,長期從事低附加值生產的傳統服裝業再次站在調整下行的風口浪尖。在此形勢下,眾多縫制設備廠商紛紛調低了2011年增長預期。“下游行業越困難,貴衣的生意會越好。”上海貴衣縫紉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志云日前在接受《中外縫制設備》專訪時如是說。他給出如此判斷的理由是:因薪資上調,且制造商尋求提高價值鏈及產品質量,服裝工業自動化進程即將得到迅速推進,而貴衣是一家以生產、銷售自動化縫制設備為主的企業,發展前景可觀。
進入4月以來,電腦平縫機銷售行情以坐過山車的速度下滑到谷底,讓不少制造商直呼“吃不消”。而在貴衣,電子花樣機、自動貼袋機、自動褲袢機等自動化設備卻一直處于熱銷狀態。“由于產品供不應求,很多客戶主動要求加價提前拿貨。”黃志云說。
上海貴衣縫紉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志云
試水花樣機
黃志云以經銷縫制設備起家,其經營的義烏東方縫紉設備有限公司仍是目前行業最具影響力的經銷企業之一。從市場中來,黃志云更知產品差異化對于一家生產型企業的重要性,于是在成立之初便立足于走差異化道路。2005年,正是電腦平縫機市場興起時,不少縫制設備生產商都將主要精力放在了這一產品的研發和銷售上。貴衣也跟進推出了幾款機型,但并未大張旗鼓,因為對市場有著敏銳洞察力的黃志云從中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絕望”,“希望”是市場潛力如此之大,“絕望”是“價格戰苗頭已初現,且產品同質化嚴重”。
將根扎在各種成本都高居不下的上海,黃志云認為貴衣應該生產更適合自己、科技含量更高的核心產品,且做精做專。通過周密市場調研,貴衣將目標鎖定在了電子花樣機上。黃志云說,這個產品堪稱“縫紉之王”,拓展領域很廣,可應用到服裝、鞋、箱包等行業,且極具成長性。
2005年剛開始生產、推廣電子花樣機時,黃志云說,也是“一頭霧水”。作為最核心的部件之一,電控系統一直是困擾中國縫制設備行業由大變強的難題。立項后,貴衣首先斥巨資建立了自己的電子研究所。為了攻克這一難題,貴衣前期走過了一條較為曲折的探索之路,從設計到推廣再到修正,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2006年7月,為進一步完善產品品質,“貴衣” 召回了之前推向市場的所有產品,進行系統升級。
如今,從機械設計、模具制造、關鍵零部件加工到電控系統生產,貴衣幾乎包攬了電子花樣機制作全過程,成為目前國內產品系列最全、可縫制范圍最大的電子花樣機生產企業。其主要型號有有貴衣SGY2-1507型(150毫米×70毫米)、SGY2-2010型、SGY2-2516型(250毫米×160毫米)、SGY2-3020型(300毫米×200毫米)、SGY2-5030型(500毫米×300毫米)、SGY2-5040型(500毫米×400毫米)。上述主要型號按用途又細分為“H”厚料用(大擺梭)、“G”中厚料用、“Z”粗線縫紉用,按功率細分為“A”400瓦、“B”700瓦、“C”1000瓦,按縫紉送料架劃分為電磁式、氣壓一體式、氣壓2步撞擊一體式、氣壓分離式、有反轉裝置的氣壓分離式。
本著一切從客戶需求出發的研發原則,汲取眾家之長,改進各自不足,,經過6年時間的摸索,貴衣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產品體系。由于貼近市場,“貴衣”電子花樣機很受用戶歡迎。“現在最讓我生氣的是,客戶在購買機器時經常會問‘貴衣’是什么款,這是中國人技術奴性造成的,為什么我們不能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黃志云談及此時,頗為激動。據悉,貴衣目前共擁有專利17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多達36項。黃志云認為,衡量一家公司是否成功與企業規模無關,如果沒有一項引以為豪的技術,那就不是成功。“貴衣目前為止談不上有多成功,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確確實實推動了國產縫制設備自動化的進程。”黃志云如是說。
自動化雄心
伴隨著中國廉價制造時代進入尾聲的同時,工業生產自動化進程卻在加速。在推動自動化進程的幾個因素中,勞力成本上揚居首位。許多制造商短期內可以承受這種工資漲幅,但如果繼續上揚,自動化設備會成為他們轉型升級的第一選擇。在電子花樣機領域取得不俗成績之后,貴衣堅定不移地選擇了自動化作為其發展的最主要方向。
2010年,貴衣通過不懈努力研發了了SGY2-185R-G-B-2028型自動貼袋機、SGY2-160自動褲袢機、SGY2-5040-H-C-28型大規格電子花樣機等新產品,其中伺服直驅式極厚料電熱剪線花樣機、5040型撞擊下壓復合式雙工位自動互換送料方式等均屬國際領先水平,“貴衣”全自動免熨免換模貼袋機還獲得了行業“十一五”科技成果獎。
貴衣的自動化雄心絕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為了讓“貴衣”電子花樣機發揮出更多、更好地縫制效果,公司開展了工裝夾具量身定做業務,并實時將新開發的工裝夾具發布在公司官網上,還拍攝了產品縫制實例的DVD視頻,供用戶免費下載。這些舉措不僅有利于貴衣開發出更多貼近市場的自動化產品,其在普及、推廣的過程中,也積極推進了國產縫制設備的自動化進程。據悉,目前電子花樣機、自動貼袋機、自動褲袢機等自動化設備銷售額約占貴衣總銷售額的50%以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兩年,貴衣從國外陸續引進了一批數控車床、銑床及加工中心等設備,不僅擴大了生產能力,還進一步提高了產品質量。記者參觀車間時,黃志云指著幾臺新買的加工中心說:“這些都是寶貝,花最多的錢也值。”
貴衣機殼加工車間
要成為“花樣編程縫紉機領軍者”,還需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積極掌握話語權。2010年,憑借電子花樣機系列產品在市場上的優異表現,貴衣成為電子花樣機和電子套結機兩大系列機型行業標準的主起草單位。
據黃志云介紹,接下來貴衣將投入比較大的力度研發單體自動化工作站,自動化針織類縫紉設備也會涉足。問及今年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CISMA)展出的新品時,黃志云頗為神秘地說:“暫時不方便透露,但肯定是值得期待、令參觀者驚訝的新品。”
行業趨勢
在過去的20多年間,中國企業家的字典里只有兩個字:規模。當一些行業領頭羊公司開始出現傳染性的減速和倒退時,許多企業經營者才意識到過去對規模的迷戀讓它們錯失了一些更關鍵的東西。一些立足于走差異化發展道路的企業則利用各自優勢,專注細分市場,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黃志云說,中國人薄利多銷的理念害死很多企業,造成很多資源白白浪費。企業要提高產品科技含量,要做強而不要一味求做大,因為有科技就有價值。他認為,行業之所以有低價競爭,是因為產品的同質化嚴重,創新產品太少。“中國企業喜歡自相殘殺。日本企業在剛剛知道中國企業打價格戰時,很害怕,但兩年后,他們就會安枕無憂,因為中國企業自己先倒下去了。如何把競爭中產生的力量,轉化為行業科技發展的力量,并集合起來找到方向,是每一個真正把縫制設備當成事業的企業應該考慮的問題。”黃志云對于中國企業“內杠”的行為很是憤慨。
在黃志云看來,電子花樣機等自動化設備的技術難度并不高,但要做好不容易,這是中國企業的通病,“貴衣”品質也在不斷完善中。而大企業自己做特種設備也是遲早的事,但最終的結果是導致惡性競爭,這種短視行為給行業帶來的后果是災難性的。
針對如今不少實力經銷商涉足生產的話題,黃志云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傳統制造企業有固定人才結構和經營模式,但市場營運能力相對不強,對市場的敏感度也較差,創新能力有所欠缺。經銷商轉入生產領域,技術相對薄弱,但貼近市場,與傳統制造企業在規模、實力上可能不能相抗衡,但能生產出有競爭力的特色產品。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實力經銷商進入生產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