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一二三区_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_国产精品嫩草影院com

收藏縫制網我的收藏產品
堅定信心 穩中求變——開年之際專訪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何燁
文章來源:縫制網  發布時間:2012年02月10日 16:34:36

當新一年到來之際,本刊記者對話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何燁,分析行業當下發展形勢,明確協會工作思路,為謀求更大發展的企業增加動力,為困境猶疑中的企業增強信心,從而達到理清行業發展脈絡、凸顯協會應變能力之目的。
 
嚴峻考驗,形勢并不樂觀
三年多前,國際金融危機驟然來襲,行業、企業雖因遭受打擊而致低迷,卻也能夠做到沉著有效地應對,從而迎來了階段性的爆發式恢復;三年之后,這場危機仍在發酵,歐債危機深度演化,在中國經濟整體狀況再度面臨新的考驗之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能否依舊保持堅挺?
“在國家宏觀經濟整體面臨考驗的形勢下,縫制機械行業當然也無法獨善其身。”何燁理事長一言中的,“2011年行業發展前高后低,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月行業雖然還能保持12.4%的增長,但全年增幅收窄,全部數據同比下滑趨勢無可避免,2012年形勢不容樂觀。”
顯然,何理事長所強調的不樂觀,是指擺在行業目前面臨的現實客觀狀況。“首先,世界經濟依然沒有找到內生型可持續發展模式,市場需求回升缺乏根本性動力,市場預期沒有出現實質性好轉,企業和消費者信心普遍低迷;另一方面,國內經濟與市場生產要素價格不斷上漲,外需動力不足造成工業生產增速明顯下降,緊縮貨幣政策影響了投資和工業生產活動,持續性通脹制約了消費者實際購買力,對消費意愿和支出產生了很大的抑制。投資、消費和出口三架馬車增長都在減速。”
“其次,價漲量降,是2011年中國服裝出口最典型的癥狀。”何燁說。有數據顯示,1-10月,服裝出口總量下降7.1%,單價卻增長30.7%。何燁進一步分析道,“拉動縫機行業實體增長的需求動力正隨著國內消費信心的下滑和下游服裝行業‘價漲量降’的發展趨勢而不斷減弱。縫制機械的內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緊縮擠壓,這種局面在未來階段內將長期持續。”
與此同時,宏觀發展環境的嚴峻,制造業“空心化”、人工成本和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的疊加已經讓企業苦惱頗深。因此,2011年前三季度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總體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利潤總額更是兩年來首度出現負增長。另外,美國制造業回流、東南亞制造業比較優勢的存在,使中國制造業優勢銳減,隨之而來的是生存環境惡化和產能嚴重過剩,這兩重困境讓縫機企業在現階段的發展感到進退兩難。
對此,何燁簡明扼要地斷言:“制約因素固然存在,但并非無解。關鍵是要根據市場與企業的發展規律,主動求變求發展,積極找到應對之策。同時,企業要加強應變能力及防范風險意識。”
 
逆勢而上,機遇蘊含其中
“‘當前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具備不少有利條件’。這是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分析研究2012年經濟工作時強調的。我們的行業發展和國家宏觀經濟的發展同步,所以對于行業發展的機遇,我個人還是很樂觀的。”何理事長在談及行業發展前景時坦言。
她說,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歷經由小變大,由單一品種到全面覆蓋,由產品競爭力普遍偏弱到某些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經充分說明行業的發展基礎堅實牢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日臻成熟,資金、技術、人力、管理等方面長足進步,產品質量提升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
“縫機行業發展總體逆勢而上。行業骨干企業在2011年無論是提業績還是抓管理,態勢均是普遍上揚。同時,我們的產業配套成熟度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無出其右,中國縫機業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全球化產業,在生產方式、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諸方面已與國際接軌,因此,服裝產業的變化、轉移等一系列問題并不妨礙我們主動進行行業結構調整。”
何理事長在這里所指出的結構調整,首先是以2011年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產品結構調整進程為顯著特征的。隨著服裝等下游行業的產業升級步伐加快,高效、綠色節能、特殊功能類的機電一體化縫制設備需求量大幅上升,2011年行業105家整機企業生產帶電控裝置縫紉機近120萬臺,同比增長46.79%,產品同比增幅遠超過行業產量20%左右的平均增長率。
其次,企業結構調整加速。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行業強強聯手頻頻加深、加快,2011年,企業兼并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力度加大,行業逐漸形成具有顯著戰略、資源優勢的“六個大型組合體”為第一陣營,具備發展特色與比較優勢的中小型企業為第二梯隊的發展格局,行業資源、效益業已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
同時,不少具備長遠眼光的企業也在進一步優化自身的市場結構調整。不少曾經以內銷為主的企業,都在一步步擴大企業外銷比重。而以外銷為主的部分企業也在逐步擴大對內銷售,平衡企業內外銷市場份額,以保障不同行業形勢下企業的健康發展。
由此可見,客觀環境的嚴峻,反而逼迫企業加大了轉型升級的力度與步伐,促使企業主動思考,求新求變。
 
尋找對策,智能、綠色、服務轉變
那么該如何從挑戰入手,抓牢機遇呢?何理事長強調,關鍵是企業要擺正態度,認清方向,尋找對策。
“企業應避免陷入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低層次同質化的泥潭。事實證明,行業企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將是以智能、綠色、服務為發展方向。”何燁對行業企業下一步發展的方向作如下理解。
“行業轉型升級目前正處于攻堅時期,還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其中,五方面的轉變非常緊迫:由主要靠要素的投入拉動轉移到由主要靠技術進步拉動;從注重生產能力的擴張轉到注重技術能力的積聚;從著眼產品的生產環境轉到著眼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從產業價值鏈的低端走向價值鏈的高端;從環境對立轉到對環境友好。”
誠如何理事長所強調,轉型升級需要著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增強經濟發展能力,加快發展模式向集約、質量效益型轉變。何為解決之道?何理事長認為,智能,便是堅持把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作為關鍵環節。在發展理念、政策措施、保障機制等方面把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品牌開發能力和品牌創建能力,完善產業鏈條,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由價值鏈低端向高端晉升,加快發展動力向創新驅動轉變。
綠色、服務則更多體現在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特別在產品利潤空間越來越受擠壓的條件下,將增加值延伸到研發、設計、實驗、管理等環節。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道路。同時加強精益管理,使縫制機械行業具備生產能力、技術能力、信息化能力。
“在目前客觀環境下,企業現實選擇是在管理創新、技術創新這兩條主線上著力。”在問及逆境發展中,企業的策略該從哪里切入時,何理事長如此表示,“管理創新可以抵御風險、降低成本;技術創新是企業走差異化、提升核心競爭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根本保障。企業只有擁有別人不具備或很少具備的且很難模仿的能力,才是企業領導者們當下重點思考的問題。”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時,要充分重視質量技術的提升和創新。從制造到創造轉變發展方式的過程中,更要關注增長質量。”談到這里,何燁顯得語重心長。
 
穩健布局,建設一個基礎,打造六個平臺
隨著協會新老領導集體的順利交接,協會發展又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繼往開來、推動行業進一步謀求發展的契機與新起點的階段。針對行業發展中出現的挑戰與機遇,如何更好的推動和引導行業企業健康發展?為此,何理事長將協會新的工作思路與總體布局對記者著重進行了闡述。
她首先對2012年的協會建設的總體目標進行了說明。“協會的組織建設要更具時代性,工作載體要呈現多樣性,服務功能要注重實效性。今后協會最重要是整合各項工作,從而形成一個可持續的、長效化的工作平臺。于此基礎上,在做精做專上下功夫,從而提高工作質量,不斷創新、豐富、完善。”
何理事長將2012年協會工作的基本思路總結為:建設一個基礎,打造六個平臺。
建設一個基礎,就是建設一個團結創新、優質服務、規范自律、功能健全、高效運轉,具有較高專業水準和國際化視野的秘書處工作團隊。
打造六個平臺:一是推動行業民主自治、自律發展的會議活動平臺。這當中包括理事長工作會議、理事會、常務理事會、行業主干企業峰會等,以及各專業委員會年會及專業論壇(如商貿委、零部件及電控等);
二是以行業白皮書為載體的行業分析研究和信息發布平臺。這其中主要包括行業發展規劃及各類專題研究報告、行業經濟運行分析、行業綜合排行及景氣指數發布、行業雜志、網站等媒體宣傳;
三是以提升行業技術創新能力為目標的科技引導促進平臺。涵蓋科技開發指南、新產品和科技創新獎評選、行業共性技術攻關及研究、科技咨詢服務;
四是以質量的提升、趕超為核心的品牌建設平臺。包括國內外產品實物質量檢測及質量狀況報告發布、質量攻關項目資助、質量體系保障指導及評價、標準制修訂及宣貫培訓;
五是培養全方位人才的教育培訓平臺。舉措有工商大學的本科教育及研究生創新設計、共建實驗室及實習基地、實行獎學金制等;行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與培訓工程、行業職業技能人才的培訓鑒定及大賽,以及針對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的職業經理人培訓等。
六是以CISMA為載體的市場展示推廣和國際交流平臺。其宗旨是辦好辦精兩年一屆的CISMA,圍繞辦好CISMA的市場推廣和國際交流工作。
最后,她進一步強調,“在“一個基礎”上不斷賦予協會工作以新的內容;在“六個平臺”上,講求實效與質量,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只有這樣,協會才能在民主化、制度化、科學化、長效化、實效化的發展之路上越走越穩健,越來越成熟。”
 縱觀明年發展,在2012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基調下,縫制機械行業仍需擺脫各種復雜不利因素的負面影響,保持行業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對此,何燁理事長表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全行業同仁理性對待當前所遇到的困難,在自主創新、質量提升和打造整個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三個方面重點著力。“只要我們堅定信心、轉變觀念、扎實前行、理性定位,在行業全體同仁的努力下,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們必能開創出中國縫制機械行業一個更好的發展時期!”
 
關于縫制網  |  聯系我們  |  付款方式  |  服務條款  |  友情鏈接  |  
客服熱線:020-87363606  電子郵箱:market@cnsewing.cn  在線客服:QQ601778813 QQ264660618
廣州彩虹約定廣告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05-2025  網絡實名:縫制網  備案號:粵ICP備17097497號

粵公網安備 440104020006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