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IC展期間,有一家媒體的記者采訪我,說對第一夫人穿國產品牌,對下游縫制設備等相關行業有什么樣的影響。我跟他講,兩三年前,行業曾經在北京開了十二五的行業規劃,我參會時有一個發言,我說中國現在是服裝大國,要變成服裝強國。我們縫制設備行業選擇也是世界大國,我們也要把她變成世界強國。當時協會的領導問我,說怎么樣才能變成世界強國,當時我就說,其實這就是一層紙的問題,一捅就破,但是怎么去捅,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這只是時間的問題,各種因素下,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變化。也就是說,中國服裝行業很大,但是沒有平臺,平臺應該怎么做?我們現在大家都穿國外的奢侈品,奢侈品往往是國外的皇家、貴族使用的,背后是有故事的,等大家普遍接受了,就變成了奢侈品。其實國內的企業也是這樣,它很可能通過第一夫人在穿來講故事,包括贈送的縫紉機是我們飛躍品牌,飛躍就有可能成為奢侈品,其實很多品牌就是講故事。這家為第一夫人做衣服的企業,我是比較熟悉的,多年前,他們的設備負責人要購買自動裁床,就聯系到我,他們說是一家專門為日本做貼牌的國內大型加工企業,說要買第一臺自動裁床,當時要2、300萬人民幣,當時的情況,是沒有現貨的,至少要等幾個月的時間。等兩個月后我到了這家公司,他們的設備負責人說我們已經訂購了美國的產品,他說人家一接到我的電話馬上就過來了,你兩個月以后才過來,我還敢買的你的產品嗎,你還有服務嗎,當時我灰溜溜的回來了。后來我回到國內創業,第一時間就派人到這家企業去聯系,去服務和溝通,當時他們的自動裁床都是美國的產品,一直到去年,他們才從我這里購買了3臺設備。從這一點我想說明什么呢,中國想要成為服裝強國,這層窗戶紙其實和我們縫制設備從大國走向強國也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其實我今天要講的是,今天要討論行業發展新動力,可能我個人比較樂觀,我一直在想,中國縫制設備已經從大國變成強國了。我們覺得整個行業的心態要變一變。其實現在國外都很怕中國,回過頭來,我們是怎樣抓住這個機會,盡快把我們變成一個強國,上工已經把世界上最貴的縫紉機品牌拿在手上,能說我們不是強國嗎?中間的縫制做了,其實和鷹才短短幾年的時間,但是我們的銷量在我們行業里,甚至在全球已經占到了30%,如果大家還覺得中國還不行,我覺得很快就要有變化,我們去年整個的銷量的增長在30%以上,其實我們海外增長在一倍以上,現在我的感覺,海外變化比中國還快,要變成強國,不是人家到中國來,而是我們大家走出去,但是走出去很重要的一點,是中國人怎么樣抱團的問題。去年日本展,我幫他們把中國的參展企業從1個館變成3個館,我當時和日本人講,是因為我有日本企業,所以我幫你們辦大。但是其實是我很希望我們中國的縫制設備行業大家要一起抱著團走出去。現在縫制設備同樣已經面臨了轉移的問題,從歐美轉到日本,再到臺灣、韓國,到中國,其實現在中國已經要成為強國了,這時候我們大家應該怎么樣去考慮,我們如何去提升,把中國的品牌做成像重機、杜克普那樣。
我也和大家簡單交流一下我們現在的想法,前兩年我們喊了一個口號,叫全球軟性材料裁剪專家,就是提醒大家,我們以后不要光是死盯著服裝行業了,走出這一塊,可能就是個藍海,現在國外的縫制設備包括裁剪設備,很大的市場已經不是服裝。我們開發了很多的產品,可能都是世界上沒有的,比如超聲波切割、特殊圓刀切割、激光特種面料切割等。我們的很多產品,我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我的裁剪設備是走在世界最前沿的,而且很多設備是別人都沒有的,我們發明的。服裝設備的生產,從原來的100%,到現在只占到60%多,我希望未來幾年之后,服裝只占我們的40%,其他的大部分在特種行業去做。
另外,我們從幾年前籌劃了服裝數字化全面解決方案,我們已經可以做到從前端的服裝設計測量到自動鋪布自動裁剪到自動縫制的流程到后道的智能倉庫,和鷹可以說是全球第一家,把整個這條生產線實現了。我們現在主要做的就是數字化設備,通過軟件系統,把整個所有的裁剪和硬件結合起來,幫助服裝行業實現一個提升。我們現在在國家快速制造中心下面的服裝快速制造中心,我們可能在下個月把公司1000多平米的展廳進行全面改造,然后把服裝等快速制造已經全套的解決方案給大家展示出來。
還有就是定制的問題。現在和鷹已經從最前端的三維立體采集、處理,到快速的單量、單裁,到后面的吊掛、物流控制,已經全部實現,我們希望借助設備行業的提升,促進下游服裝行業的生產的信息化、數字化的轉變。對行業來說,我覺得,數字化是一個發展方向。我和國外奢侈品企業溝通的時候,他們提出了云計算、云管理的概念,這些說穿了,他們是希望從計劃開始管理。他們是采購供應商的角色,他們可以通過數字化和OEM的每一個加工商進行數字化鏈接,他能夠監控到你整個的生產管理過程,我想,整個行業可以一起去做這個事情,把服裝的快速制造這一塊,通過數字化、云計算、云管理把它配合起來,可能如果我們可以把這個做起來的話,我們就可能變成了真正的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