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縫制網 發布時間:2014年02月17日 13:14:55
李如剛
雅戈爾服飾集團董事長。經濟師。歷任寧波青春服裝廠銷售科科長,寧波雅戈爾西服廠廠長,寧波雅戈爾制衣實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現任寧波雅戈爾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四屆董事會副董事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服裝業和設備制造業有了飛速的發展,生產設備的品種也日益豐富,科技含量也在迅速地提高,從裁剪到縫紉,吊掛系統,以及后整理部分都有所涉及。目前,雅戈爾配備的設備以國外品牌為主,平縫機是日本重機的,花樣機是杜克普的,美國格柏、法國力克、瑞典的銥騰。國內設備也有一部分,如上海威士的預縮機等。大部分進口的設備已經用了十年以上,現在設備還基本上完好。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發達地區工人成本的上漲,服裝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大幅度地提高了,像雅戈爾的工人收入基本上達到了3.5-4萬元,另外還有四險一金和吃住的補貼,就算是這樣的條件每年還有10%左右的工人流失,當然,工人的流失有很多因素,但是工資的多少是第一因素。
所以現在服裝業有向海外轉移的傾向,如向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轉移。這也就意味著服裝設備生產企業的銷售市場也要向這些地方轉移,同時也給設備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為沿海發達地區的服裝企業提供更好的設備和服務,這將成為縫企一個重要課題。雅戈爾服裝城內西服廠、襯衫廠、褲子廠、時裝廠。生產員工有八千多人。每年用電有2000多萬瓦,使用蒸汽是80多萬噸,用水是10多萬噸。每年能源耗費人民幣3600多萬元。如果縫制設備能夠給生產過程中減少人工,能夠節約能源,無疑是提供了服裝企業的競爭力和降低成本。目前我們公司也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我們準備跟上海威士公司合作,幫我們定制一套全自動后整理高端定型的生產線,建成后預計能節省90多萬的電力,而且能減少生產工人。
現在國內的服裝設備生產企業已經有了很多從原來一味地模仿國外先進設備到現在很多企業能夠自己開發,科技含量也在不斷地提高,但是我個人認為和國外的先進設備比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我們國內設備企業對如何提供能夠提供生產率的設備已經成為了趨勢,但還不是非常成熟。我相信,通過我們企業的不斷努力,以及服裝企業共同的協助和支持,中國的服裝制造設備一定能夠邁向更高的科技含量。
從具體操作層面來講,像設備的安裝、調試以及維修人員的培訓及售后服務,我覺得跟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按道理說,我們國內條件比國外好,因為我們語言溝通等方面還是存在著優勢。這里我想主要還是有理念的問題和歷史沉淀的問題。很多大型的服裝企業都在用進口的設備,操作工人用習慣了,如果要換成國內的設備還需要一個過程。作為服裝企業來說,特別是我們作為高層的,不是為了唱高調,為了民族情感,在以后的日子希望我們能夠多溝通和交流、互動。隨著國內縫制設備水平的不斷提高,使我們的設備逐步地走向國產化,相信指日可待。最后,祝愿本次論壇圓滿成功。
點評
楊曉京:雅戈爾的需求變化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整個服裝行業的需求變化,李總的到會為本屆論壇增色不少,李總的發言從服裝企業對設備需求的角度為我們帶來了啟發。今后縫制機械協會與服裝協會將進一步加強聯系,為雙方行業企業創造更多的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促進產業鏈的協作發展。我們希望能和服裝協會的領導和服裝企業家多加交流、溝通。